地震災區 公衛要上緊發條

中國時報 2008.05.14  
         
                          

金傳春/北市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四川發生強震,死亡人數已逾萬名,此時除交通不便災區須以直升機緊急救援外,公共衛生的策畫、疾病偵測與反應作為得宜,也更為重要。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台大醫院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立即組團前往,首先在廿一個災區建立「疾病偵測系統」,換言之,必須優先掌握不同災區的重要疾病與民眾需求,當時連其後可能發生的疫情與某些地區原有肺結核病例,均一併考慮,尤其提供「潔淨水」,將可大大降低「經水傳播的傳染病」。此外,環境品質監測的各項評量也可降低負面影響波及範圍。當然,創傷症候群所需的心理復健,包括個人與全體均要顧及。

較值得憂慮的是多數亞洲國家在公衛專才教育或大眾健康教育上,甚少注意「風險危機應變方略」。今年為例,自元月中國雪災、五月三日緬甸納吉斯風災,至四川大地震,在在顯示亞洲的區域性氣候變遷與防範自然災害等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至為重要必須與公共衛生、急診醫療及教育體系相結合,尤其要偏重對小孩、老人、弱勢族群、傷殘及病患的「災前防範處理」教育。在地震防災教育上,日本已有許多紮實的成功經驗可參考,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也因位處加州地震帶,平日即有備戰的憂患意識及實務演練,洛杉磯市政府對禽流感的教育工作甚至考慮不同人種與語言的需求

綜言之,凡是危及大眾生命的災害,應由公共衛生「預防教育」紮根,並重視不同體系的「快速整合」動員與規畫,才可有災害來臨時作最妥當的緊急應變措施。

 

Leave a comment